【精品】语文教案汇总5篇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:
1、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,初步了解课文中的一些科学名词。
如:克隆、有性繁殖、嫁接、细菌等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、成就和意义,激发学生勤于思考、热爱科学的情愫。
教学重点:读懂课文,了解克隆现象;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。
教学难点:对高等动物克隆的理解。
第一课时
[课前预习要求]
1、读课文,自学生字词,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;
2、2、查找资料,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。
一、导入板书课题
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读懂了吗?(不作答)
二、检查读书,了解预习情况。
随机指导字音:如:濒(bīn)厄(è)运卓(zhuó)
指导大句的断句等。
三、根据指导再读课文,要求:正确流畅。
四、给课文分段,流览课文
问:课文分几个部分向我们介绍克隆的?
(1—2节:定义说明什么是克隆。3—5节:生物的克隆情形。6—9节:克隆技术可造福人类,有诱人的前景。)
五、生字教学
板书指导,培养学生读贴能力,在书上描红一遍。
重点指导:薯畜率诱
第二课时
一、导入学习第一段
“《西游记》里的孙大圣,紧急关头……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。”(随机圈点克隆两字)
这是一篇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。你平时在读科学知识的时候得怎么样?(随机板书:思考)
轻轻打开书,课文是怎样介绍克隆知识的呢?请同学们带着思考读一遍课文。
提问: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?
(板书:下定义、列情形、展成果)
用科学语言表述什么叫克隆的方法叫下定义。
谁来读读“克隆”的定义,(指两名)(板书无性繁殖)
弄明白了有性繁殖,再读“克隆”的定义,会不会更明白一点。自由读克隆的定义。
过渡: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,叫无性繁殖,也称克隆,好像明白了,但还是不了解克隆是怎么一回事?
二、学习第二段
接下来,课文列举了哪些情形帮助我们认识克隆的?
自由读3—5节,思考这个问题。列举了哪些情形?
(随机板书:植物微生物动物)
1、指导理解植物的克隆,指读,这就是植物的克隆。
“克隆”是clone音译词,单词的本义就是指幼苗或嫩枝,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,这是植物先天的本领。你能读懂吗?有不理解的地方吗?(嫁接)[鼓励:在思考会产生?]
默读第3节,这一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?(总、例、结)(条理清晰)
2、读第4节,这是植物的克隆,还列举了什么?
指读:[自身一分二,这样就是克隆]
3、读第5节,引问:植物和微生物的克隆是先天的,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?(书上也有列举)
指读第5节板书:“多利”
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,因为一般动物都是有性繁殖,谁再来说说有性繁殖的定义。
“一般”你读出了什么?(大多数,但也不一定是全部,要体会科学表达的严密性。)
是的,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细胞(专门繁殖后代的细胞)相结合,才能孕育出一个新生命,新生命都有爸爸妈妈,这是千古共识的自然规律。“多利”的出现,开始了“克隆”的奇妙(圈点奇妙)
再读第5节,在这一节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。
(1996年,英国,名字来由等。1996是关注克隆的世界人都难忘的一个数字,所以读科学中的数字,是要用心去体会它的数字意义的)完全相同的生命,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规律,太奇妙了!
三、学习第三段
提问:克隆技术还奇妙在哪?(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中也充满了奇妙……)
引读课文(随机板书:培育挽救培植)
小结:本文按这样顺序介绍了克隆,通过下定义,举列子等方法,让我们对陌生的克隆领域有了初步形象了解,也让我们看到克隆研究定义——造福人类,文章的结构清晰,用词准确。请同学们欣赏地再读一遍课文,感受科学知识短文的写作方法。
四、激励
课文读后了,相信同学们头脑中产生了更多问题?(板书“?”)
你课后准备去研究什么?会思考
课后就你的问题开始研究吧!让我们共同享受你的研究成果,继续感受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。
语文教案 篇2学习内容: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(人教版)语文第八册12课第一课时。
学习目标:
1.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2.能学会11个生字。
3.能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。
4.能说出蛇、田鼠、庄稼之间的关系,猫、土蜂、苜蓿之间的关系,并能用画示意图等方法帮助说明。
5.能说出对课文揭示道理的理解,感受事物间的辩证规律。
学习重点:
理解"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,只有掌握规律性才能把事情做好"的道理。
学习准备:
1.预习:读课文,认读生字、新词。
2.搜集生活中有关事物之间联系的事例。
学习过程:
一、释题质疑,提出研读课题
1.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2.读过课题后,你都想到了哪些问题?
3.哪些问题现在能够解决?哪些问题还一时找不到答案?
二、研读自学,抓住课文内容
1.带着自己想研究的问题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,边读边想边画,并写一写生字。
2.在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,思考:
①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②课文中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?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的?
③课文举的例子哪些是简单联系?哪些是复杂联系?
3.在小组里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和读书的收获说给同学听。
三、交流研讨,理解课文内容。
1.各小组汇报研读课文的收获。
2.用图示法讲解蛇与庄稼的关系,要求用上"因为……所以"这个关联词。
3.讨论:当时老农想出了用蛇来保护庄稼的办法,现在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吗?
4.用多种方法表示猫和苜蓿之间的关系。< ……此处隐藏3485个字……雪满弓刀。
- 第三课时 -
一、激发兴趣,导入新课。
1.(出示墨梅图)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梅花相关的诗,跟老师一起写课题,注意“墨”的写法,上“黑”下“土”。
2.理解“墨梅”。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。这首诗就是题在墨梅图上的,我们叫它“题画诗”。
3.了解作者。作者是著名的书画家,他叫王冕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走近王冕,走进他笔下的《墨梅》。
二、初读课文,扫清字词障碍。
1.提出读书要求:自己小声读课文,勾画出不认识的字,借助拼音读一读。
2.指名读生字新词。
着重指导:洗砚(yàn)池 乾坤(qián kūn)
3.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。
着重分析指导“砚、乾、坤”,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。(“砚”是左右结构,右边是“见”,注意最后一笔是竖弯钩。“乾”右边的“乞”,不要写成“气”。“坤”是左右结构,右边“丨”出头。)
4.自由读诗,读准字音,读通诗句,读出诗的节奏。抽生读诗,小组赛读,师生点评。
三、再读课文,品读感知。
1.同学们,古诗是凝练的,寥寥数语常常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,请你自由朗读这首诗,想想这梅长在哪里,又是什么样子的。
2.同桌互相交流,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。(颜色很淡,梅花开得茂盛,朴素淡雅。)
3.质疑:你在读诗的过程中,有什么疑问?“好颜色”是怎样的颜色?(鲜艳的色彩,枣红,玫红……)“清气”是怎样的?(淡淡的,清幽的,清淡,清雅……)
4.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梅。(色淡气清)
5.你觉得王冕只是在写梅吗?还在写什么?(借物喻人)我们来了解一下王冕这个人,他出身贫寒,自学成才,被称为“画梅圣手”。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作画,有官员和大财主亲自下乡见他时,他还躲起来。你觉得王冕是怎样的一个人?(淡泊名利,清高,不虚荣)那么,王冕就像这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,孤芳自赏,一身正气。他把名利看得“淡”,洁身自好,有骨气。
此时此刻,你眼中的“清气”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?(气节,气度,骨气)
“清气”是怎样的气节?(淡泊名利,洁身自好)
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墨梅,实际上在讲述作者自己的志趣、志向。让我们咏起这首诗的后两句。
6.拓展:诵读《白梅》。
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尘。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春。从这首诗的哪一句,你体会到了作者淡泊名利、洁身自好的气节?(“不同桃李混芳尘”)配乐,吟诵。
四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。
1.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,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。
2.出示诗句,标注关键词语。
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指名读一读,并说说自己的体会。
3.背诵积累。
五、课堂小结。
像《墨梅》这种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,比如《竹石》《青松》。让我们吟诵起这些千古名句,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。
墨梅
王冕 题画诗
色淡 淡泊名利
气清 洁身自好
本课叩开诗歌的大门,步入古诗的殿堂,欣赏送别诗、边塞诗和题画诗,领略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,从知诗人、释题目、诵古诗、悟诗意、品诗情、拓展读几个环节,诵读感悟。
(1)小组合作交流学习,引导点拨,进行学法迁移。
(2)通过联系背景、了解诗人,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,领略诗歌的魅力。
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:(知识、能力、教法、德育渗透点)
知识与能力:
1.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。
2.理解文章主要内容,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、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。
3.培养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。
过程与方法:
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通过理解词句,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,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,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。
2、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,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。
3、培养有感情地朗读,表达情感的能力。
教学准备:生字卡片、挂图
第1课时
教学目标:
1、学会本课9个生字。
2、正确,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3、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,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。
教学重难点:
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。
教学设计:个性化备课:
一、启发谈话:
同学们喜欢背课文吗?在背课文的时候有那些感受呢?今天我们就来学习《背课文》这篇文章,看看文中作者有哪些感受。
二、指导自学。
1、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,把课文读通。
“嗓、畅、疏”注意平翘舌的辨析;“津”是前鼻音;“刍”容易误读,教学时尽量让学生一次读准。
“柳”字中间的撇不要遗漏;“疏”的第一笔是“横钩”不是“横折折”;“津”字右边注意横的长短变化;独体字“曰”要写扁短,注意与“日”的辨析。
2、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,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。
3、说说文中作者对于背课文有哪些感受?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。
三、交流自学情况(读准字音、理解词义)。
1、生字新词:
2、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。(注意:读得流利、正确。)
3、讨论。
①作者对于背课文有哪些感受?(轻松,不轻松,轻松)文中写了作者几次背课文的经历?(三次)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?
②指导分段,概括段意。再此基础上概括全文的内容。
四、读讲第一段。
1、指名读第一段,思考:作者第一次背课文有哪些感受?请抓住具体的语句谈。
2、交流
(1)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,拉长了音背起来,背得那么轻松、流畅。
把背书比作“像唱歌似的”,不仅写出背书在声调、节奏、速度上都和唱歌相似,也写出当时的心情也像唱歌时一样轻松和快乐。
(2)清脆的声音,河水般缓缓地流着,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。
把清脆、拉长了音、流畅的背书声比作“缓缓流淌的河水”准确而形象。
(3)真没想到,语文会这么好学。
3、指导读:第四自然段,读出那种轻松流畅的感受
4、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?(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--全文总起。)
板书设计:
背课文
轻松 不轻松(课文长) 行云流水
简单 妈妈激励我 体会背书的好处
文档为doc格式